-
- 學校介紹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浙江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正式開展全日制本科教育,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濱江學院遷建工程(富春校區)竣工并投入使用。學校占地千畝,總建筑面積逾47萬平方米,設有濱文校區和富春校區。
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獲得港澳臺地區招生權、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是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也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單位。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擁有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和20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14282人(含獨立學院),其中本科生11959人、碩士生1818人、博士生179人、學歷留學生326人。校本部現有教職工1137人,學校和直屬附屬醫院共有正高職稱33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0人、浙江省“千人計劃”入選者6人、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衛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浙江省教學名師7人、浙江省名中醫43人。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建立了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建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博士點14個,覆蓋中醫、中藥2個一級學科和中西醫結合臨床二級學科;碩士點50個,覆蓋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6個一級學科和生物化工二級學科以及自主設置的聽力學等9個目錄外碩士點;具有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中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開設本科專業28個,分屬醫、理、工、管、文等5個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專業、新興特色專業、國際化專業14個,“十三五”優勢專業5個;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擁有國家教學團隊1支、國家精品課程9門、國家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項、國家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2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先后兩次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近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參加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穩居全國中醫院校前茅。
學校學科特色明顯,基礎扎實,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中醫臨床基礎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54個,其中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級學科2個、重中之重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5個;入選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工程”項目A類3個、B類6個 。建有以血液病為重點研究病種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國家中醫藥科研重點實驗室10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4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浙江省公共科技條件平臺2個、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4支。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8項。辦有《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浙江臨床醫學》2種學術期刊,其中《學報》是全國對外發行最早的中醫學術刊物之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被美國《化學文摘》、波蘭《哥白尼索引》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先后與麗水市、磐安縣、甘肅省渭源縣、江西省樟樹市等地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
學校積極發揮中醫中藥特色優勢,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德國、英國、巴西、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31個國家與地區的87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招收了56個國家與地區的國(境)外學生,先后聘請了40余位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學校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風濕病等3個專業委員會的副會長單位,也是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教育及其國際針灸水平考試基地,建有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
當前,全校師生正秉承“求本遠志”校訓,堅持“學生為本、學術至上”理念,弘揚“大醫精誠、銳意創新”精神,致力于建設以中醫中藥為特色,多學科協同發展,優勢突出,具有國際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招生工作委員會,負責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研究、制訂學校招生政策,并對重大事宜做出決策。
2、學校招生辦公室是組織和實施招生及其相關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事務。
3、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對學校招生工作實施全程監督,確保公平、公正、公開。
招生計劃與錄取規則
1、按照國家教育部和各。ㄗ灾螀^)招生委員會最新頒布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具體招生計劃以各。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公布計劃為準。
2、按教育部要求,學校招生工作實行“學校負責,。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監督”的錄取體制,按考生德智體美四方面公平、公正、擇優錄取。
3、對考生身體健康要求,學校根據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學?梢圆挥枰凿浫”、“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的,我校原則上按不錄取執行。
考生應結合個人高考體檢結果合理填報志愿,錄取中因考生體檢原因造成的退檔由考生本人負責。新生入學后進行體檢復查,對不符合體檢要求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4、學校認同并執行各。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加分或降分投檔的政策規定。
5、學校根據各。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實行院校平行志愿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的。ㄗ灾螀^)調檔比例按當批(段)次招生計劃數的1:1執行。實行順序志愿投檔的。ㄗ灾螀^)調檔比例控制在當批次招生計劃數的1.1倍以內。
6、 學校執行考生所在。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關于投檔的有關規定。
按院校平行志愿投檔方案進檔的考生,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結合考生高考體檢結果,依次擇優錄取,專業志愿間無級差分。同分考生排序按照各。ㄗ灾螀^)的規定執行(未對同分考生做統一規定的,總分相同時,則按文化總分高低排序,文化總分仍相同再按單科分數高低。單科排列順序:理科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文科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未被填報志愿專業錄取且服從調劑的考生調劑至計劃未滿額專業錄取,未被填報志愿專業錄取且不服從調劑的考生原則上予以退檔。“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若仍有部分專業未滿額,在征得。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同意后,向社會公布未完成計劃的招生專業和招生人數,進行“征求志愿”錄取。若征求志愿后部分專業仍未滿額,則按照所在。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有關規定進行降分錄取或調整招生計劃。征求志愿仍不足則將剩余計劃調劑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計劃。
按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方案進檔考生,結合考生高考體檢結果,按照所投檔專業進行錄取,同分考生按照考生位次先后進行錄取,考生位次根據考生所在省份排序規定執行。未滿額計劃由招生主管部門公布,進行再次填報。如在各階段完成后仍有未完成計劃的專業,在征得省招生主管部門同意后,適當擴大比例征求志愿,仍不足則將剩余計劃調劑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計劃。
按順序志愿投擋方案進檔考生,學校錄取工作執行考生所在。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關于志愿投檔順序的有關規定。
江蘇省考生錄取必備條件要求選測科目的等級是BB及以上,必測科目等級是4C1合格及以上,按照“先分數后等級”的規則擇優錄取。
浙江省考生須符合所報專業選考科目要求(設有選考科目專業,考生選考科目有一科符合即可報考),高水平運動隊招考不設選考科目要求。其余省份考生應按照所屬科類填報志愿。
7、學校公共外語為英語,非英語語種的考生填報志愿時應慎重。
8、專業報考建議。鑒于專業工作的特殊性,建議報考口腔醫學專業的考生為慣用右手考生,建議報考護理學專業的考生身高在158CM(含)以上。
9、臨床醫學專業錄取后隨機分配歸屬培養學院,按照“統一培養方案”進行培養。
10、學校對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錄取工作按照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辦公室的有關規定和安排進行。
11、對“三位一體”、“專升本”、“高水平運動隊”、“單考單招”、“基層衛生人才定向培養”等類型招生錄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各相關。ㄗ灾螀^)招生主管部門及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12、學校錄取結果按照教育部和各。ㄗ灾螀^)的有關要求及規定的形式進行公布?忌傻卿泴W校本科招生網查詢。
入學復查、收費、獎勵和資助
1、被我校錄取的新生,應在學校規定的期限內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各專業所屬校區安排詳見我校本科招生網招生計劃表備注欄。因故不能按期入學者,應事先向學校請假。未請假或請假逾期者,視為放棄入學資格。新生入學后,學校在三個月內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對其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2、學校收費嚴格按照浙江省物價局批文和有關規定執行。學校實行學分制收費,學費按專業學費和學分學費兩部分計收。新生入學時按學年制學費標準預交學費,按年度結算。
中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學費每學年3325元,兒科學、中藥學、藥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康復治療學、衛生檢驗與檢疫、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醫學信息工程、護理學、助產學專業學費每學年2500元,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生物科學專業學費每學年1800元。所有專業學分學費均為每學分75元。
3、在第一學期開學時,中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按6325元預繳,兒科學、中藥學、藥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康復治療學、衛生檢驗與檢疫、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醫學信息工程、護理學、助產學專業按5500元預繳,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生物科學專業按4800元預繳。
4、學校設有優秀學生獎學金、單項獎學金和社會團體設立的獎學金,實行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多元資助政策,開通經濟困難新生入學報到“綠色通道”。
院校省代碼 類別 科類 專業 學制 收費標準
(元/年)招生計劃 備注 0312 普通類提前錄取 綜合改革 預防醫學(基層衛生人才定向) 5 6325 50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定向培養基層衛生人才,只招以下戶籍考生:溫州市甌海區1人、樂清市1人、瑞安市2人、平陽縣2人、蒼南縣2人、永嘉縣2人;舟山市普陀區2人、岱山縣2人、嵊泗縣1人;金華市婺城區2人、東陽市5人;衢州市柯城區5人、衢江區3人、常山縣1人、開化縣1人;臺州市臨海市2人、三門縣2人、玉環市2人;麗水市蓮都區3人、青田縣2人、縉云縣5人、遂昌縣2人。其中招錄與招聘不并軌地區:開化縣。 0012 普通類提前錄取 綜合改革 中醫學 (5+3一體化培養,三位一體) 5+3醫 6325 30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只招已參加我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并獲得入圍資格的考生,具體規則詳見我校“三位一體”招生章程。 0012 普通類提前錄取 綜合改革 臨床醫學(三位一體) 5 6325 30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只招已參加我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并獲得入圍資格的考生,具體規則詳見我校“三位一體”招生章程。 0012 普通類提前錄取 綜合改革 中藥學(三位一體) 4 5500 30 富春校區。只招已參加我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并獲得入圍資格的考生,具體規則詳見我校“三位一體”招生章程。 0012 普通類提前錄取 綜合改革 地方專項計劃 / / 17 面向浙江省29個縣(市、區)定向招生,考生可選擇填報我校中醫學(5+3一體化培養)、臨床醫學、中醫學三個專業,其中各專業錄取人數不超過6人。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中醫學(5+3一體化培養) 5+3醫 6325 99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中醫學 5 6325 97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針灸推拿學 5 6325 99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臨床醫學 5 6325 208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預防醫學 5 6325 28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口腔醫學 5 6325 45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為適應專業工作的需要,建議報考口腔醫學專業考生為慣用右手考生。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兒科學 5 5500 52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醫學影像學 5 6325 54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中藥學 4 5500 19 富春校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藥學 4 5500 99 富春校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4 5500 40 富春校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護理學 4 5500 80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為適應專業工作的需要,建議報考護理學專業考生身高在158CM(含)以上。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助產學 4 5500 35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4 5500 35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康復治療學 4 5500 45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醫學檢驗技術 4 5500 83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衛生檢驗與檢疫 4 5500 26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醫學信息工程 4 5500 39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醫學實驗技術 4 5500 15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生物科學 4 4800 51 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公共事業管理 4 4800 14 富春校區。 0012 普通類 綜合改革 健康服務與管理 4 4800 15 富春校區。 -
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招生信息
-
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
浙江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正式開展全日制本科教育,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濱江學院
2019-02-23
-
溫馨提示:擇校網是國內一站式升學服務平臺,本頁面從互聯網或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官網整理了有關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的招生簡章、招生專業、學校簡介、學校收費標準等信息,為考生了解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提供全方位信息參考,輕松選擇到自己心儀的職業學校。